怎么形容做菜好吃?
用我老师的原话,“这个菜咸淡正好。” 做一手好菜,需要具备三个要素:食材好、火候到、调料准。当然还有更重要的,比如用心和耐心。 但这三点足以让我成为“做饭能行家”了(嘻嘻)。 下面分享几个拿手小菜。
【油焖大虾】 夏天吃什么?吃虾啊!新鲜大虾清洗干净后,下锅热油快炒,加入葱姜蒜、酱油、白糖等调味,汤汁收干即可。外脆里嫩,鲜香味美。来一盘冰镇西瓜,完美~
【蒜蓉粉丝蒸虾糕】 用小虾米加一点生抽、白糖、食用油调成酱汁,铺在蒸熟的虾糕上,再撒一把香葱,香气扑鼻而来有木有! 这里用的虾糕是用鸡蛋、面粉、清水调和成糊状,小火慢煎而成。煎好后切成适宜的大小,放蒸锅大火蒸熟。这样吃起来松软爽口,又有一丝丝的韧性,特别耐嚼。
【红烧肉】 三斤五花肉搭配三颗八角,文火炖一个半小时左右,加入食盐、冰糖、老抽、豆瓣酱调口味,肉烂汁浓,酥软入味。 吃的时候拌着白米饭,一口肉一口饭,美滋滋。
【水煮肉片】 瘦肉切片腌制(可加点淀粉、蛋清)备用。青菜洗净,干辣椒剪段,姜切薄片,大蒜拍碎去皮。热锅凉油,倒入姜片、蒜片、花椒爆香,再加入干辣椒炒香。然后放入肉片滑熟,最后倒入适量清水,盐、鸡精、味精、辣椒油、葱花,一碗水煮肉片就出锅啦~
酸
是指带有酸味的调味品,在烹调中主要用来增加菜肴的酸味,在酸味的基础上,还能辅助其他味型,促进食欲,去腥除膻。使用时要控制好用量,用量过多,会使成菜酸味过重,失去成菜口味的平衡性。常用的调料有食醋、白醋、柠檬汁、酸辣汁、柠檬酸、山楂酸等。
咸
是最基本的味型,也是在烹调中使用最为频繁的调料。咸味可调节菜肴滋味,如果咸味不足够,就会让人生不起食欲。使用时要注意,盐是各种味型的基调,咸味调料应首先纳入菜中,如果在菜品口味不足的情况下,可以添加鸡精、鱼露等提鲜,再添加食盐提鲜。
辣
是以带有辛辣味的原料或调料调制而成,在烹调中一般用来增加成菜的辣味,促进人的食欲。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各种辣味调料之间的搭配与用量,最好能根据成菜以及食客的要求进行调配,掌握好成菜辣味的程度。常用的调料有胡椒粉、辣酱油、辣椒油、辣椒粉、花椒粉、仔姜、泡椒、干辣椒、郫县豆瓣、辣妹子等。
鲜
是指鲜味的调味品,在烹调中用来增加菜肴的鲜味。由于鲜味的成分较为复杂,一般难以单独呈现,所以烹调中多与其他味型搭配使用,常用的成菜味型多以鲜咸味居多,或鲜辣、鲜酸味。使用时要注意,一般在烹调中应在菜肴接近成熟后加入,以保证成菜的味道。常用的调料有鸡精、味精、鱼精、海鲜素、虾酱、浓缩鸡汁、蘑菇精等。
甜
是指带有甜味的原料或调料调制而成,在烹调中以增加菜肴的甜味为主,主要用于改善菜品口味,特别是对于一些口感粗糙的菜品尤其重要。使用时一般应与其他味型搭配使用,如果与其他味型比例失调,就容易喧宾夺主,影响成菜风味。常用的调料有白糖、麦芽糖、蜜糖、浓缩果汁、番茄沙司等。
苦
以带有苦味的调料或原料调制而成,烹调中一般使用不多,常用于搭配其他味型调料使用,可调节其他味型。使用时要特别注意苦味调料与其它调料之间的配比问题,如果调配不当就会影响到成菜口味。常用的调料有苦瓜、芹菜、黄莲汁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