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菜炒好吃吗?
喜欢香菜的应该都知道,香菜的味道很独特,喜欢的人爱到不行不喜欢的人闻到味道就想掉头走开。 香菜其实也叫芫荽[yán sui],是个多音字,念作:yán、sui或xuan。 在所有蔬菜里,香菜的维生素B族含量高,有预防口角炎的功效;钾元素含量也较高,可以预防高血压。 但因为香菜气味比较独特,很多人都受不了这个味。 我就是那个不吃香菜的人,每次去超市买吃的如果走到食品区有卖香菜的,我必绕道而行。如果路上偶遇朋友吃香菜,那我也只能假装什么也没看见迅速溜走了... 因为受不了那个味道,所以之前对香菜一直都是敬而远之的态度。
直到有次做凉拌菜没有葱花和香油,正愁着怎么办的时候突然灵光一现!用香菜代替葱花和香油不是刚好吗!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做了次香菜拌豆腐丝,没想到味道好极了!从此入坑,一发不可收拾。各种香菜的做法被我开发出来:香菜丸子汤、香菜饺子馅、香菜炖土豆...就连平时不爱吃香菜的儿子,也在我的"蛊惑"之下尝试了几次,居然没有吐出来,反而说:爸爸做的香菜丸子很好吃呢! 从那时起我对香菜的爱又多了一份。儿子偶尔馋虫上来了也会讨要着吃,不过这个时候我会特别“狠心”地告诉他:吃完这些,剩下的零花钱就没有了! 不得不说,香菜真是浑身都是宝啊!
作为“气味分子”的受体,嗅觉受体也是因人而异的。前不久,美国科学家发现,能否接受香菜的味道和基因有关。他们分析了不同人群中“嗅觉受体基因”和“味觉基因”的区别,结果发现,在部分人群中,负责感受薄荷类植物挥发物质的嗅觉受体非常敏感。对于这类人来说,香菜的特殊气味过于浓烈以致令人难以忍受。而另一部分人群的“味觉基因”又会使他们产生趋同的厌恶反应。此外,在亚洲人群中,易厌恶香菜者占较高比例。“该研究推测,味道的喜好在一定程度上与基因有关。”
该说法在国内也得到了印证。前不久,《分子生物进化》杂志刊登了我国科学家对2万多名中国人的研究,结果发现,中国人喜欢香菜与否也和味觉基因相关。
其实,中国人喜欢吃(或认为好吃)香菜的并不在少数。营养师认为,其原因可能有两个。一是吃法不同。我们做菜一般很少用香菜当主角,大多是把它作为辅料提味增香,所用的量也不大。如果像西方人那样将香菜切碎大把地用在沙拉、三明治和肉类菜肴中,肯定会觉得味道太冲。
而且,中国人更讲究“色香味”,烹饪时用些香菜,不仅能改善味道、促进消化,还会使菜品更亮丽,起到“绿叶配红花”的装饰作用。二是习惯使然。中国人常用的食物中,气味浓烈的不少,比如葱、姜、蒜、芥菜、辣椒等都含有挥发性物质,所以长期的饮食习惯已经使大多数国人的口味适应了这种刺激。特别是北方人,常用香菜配羊肉、萝卜等气味较冲的食物,久而久之养成了喜欢吃香菜的口味。一些南方人初到北方也会慢慢接受和喜好香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