炸蝗虫好吃吗?
没吃过炸了吃,不过倒是试过其他奇葩的吃法! 先说做法,把蝗虫用清水冲洗干净,加入食盐、白酒、胡椒粉腌制半小时左右(加了白酒和胡椒粉炸出来的颜色更漂亮,味道也更香); 再把番茄切成块状,葱切葱花,姜切片备用。 锅里倒入适量植物油,油热后转小火,把腌好的蝗螂整齐码入锅中,慢慢炸至表皮变脆,金黄色即可。 最后捞出放入盘子中,撒入切好的葱姜,浇上烧开的热油激出香味儿,再调入适量生抽、老抽、盐、味精、醋和辣椒油拌匀即可! 是不是看起来很有食欲呢?哈哈~~ 其实我本来是想把酥酥脆脆的炸蝗虫蘸着椒盐吃的,但是做出来以后发现这玩意儿压根就不需要椒盐提味啦~本身的味道就很棒啦~~~
再说做法,这个更简单了~ 就是把活蹦乱跳的蚂蚱直接扔进热油锅里炸熟,然后捞起来摆盘,最后调个料汁儿(生抽+辣椒油+香油+白糖+香菜搅拌匀了倒在炸好的蚂蚱上)~ 我觉得炸蚂蚱最好吃的方法应该是把它沾着剁辣椒或者香辣酱吃,你们觉得呢? 好啦~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啦~希望大家喜欢~
第一次吃炸蚂蚱,是在北京打工的时候。因为家离单位近,不着急回去,下班后找个犄角旮旯的地方溜达溜达,在一些小摊上尝尝当地特色的风味小吃。
炸蚂蚱的摊很不起眼,一个小马扎,一块搭在折叠椅上的板子,两个煤气灶,一个小脸盆的面糊,一口油锅。一袋袋处理干净的蚂蚱摆在煤炉旁,有绿的有黑的,个头大小有异。炸好的蚂蚱用油纸简陋的包着,三五成群的年轻人围着买着吃着,没有本地人,都是外地人。
老板是一个50岁左右的汉子,光头,眼睛不大,鼻梁高高的,戴着一条金项链,脸上略有一点点粉刺,穿着很普通的深蓝色大衣。一边炸着蚂蚱,一边用纯正的北京话说“要绿的还是要黑的,绿的味道淡一些,黑的有点苦味儿”。第一次吃蚂蚱,就选了“味道淡一些”的绿蚂蚱。
炸好后,用筷子把炸好的蚂蚱串起来递给食客,一串5只,3块钱。食客一手拿着炸好的蚂蚱,一手拿着一包牙签,找个可以倚靠的地方倚着,就着冰镇的生可乐,一牙签插起一只“仰面朝天”的蚂蚱,送入口中。
蚂蚱全身金黄酥脆,外层裹着像薄薄的鸡蛋饼一样的面糊,吃起来嘎嘣脆,嚼起来有点粉,有些淡淡的糊味,有点微微的苦味,还有一点说不太清楚的类似于植物根茎的清香味。吃完五只会觉得有些微麻的感觉,这跟《舌尖上的中国》里提到的麻叶的麻味是一样的,如果再吃就会觉得更麻一些。
吃炸蚂蚱时,周围的空气是热闹的,食客们是自在的。有的食客会大口大口咀嚼,有的只会小口小口抿着。有的会用竹筷插着吃的,有的只会用牙签插着吃的。
在这样的时光里,蚂蚱或许真的能让人忘记心事。